
【永不妥協的暗黑刺繡】- ROBERT OF 'BEAST OR GOD'
萬聖節的腳步逼近了,這週我們要介紹讓人耳目一新的暗黑系刺繡創作。 極簡 乾淨 黑暗的構圖主題與丹寧布料相得益彰,這是刺繡藝術家 Robert (全名似乎保持神秘) 的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簡單線條構成的畫面牢牢抓住你的眼睛。 仔細看重金屬搖滾的幾個象徵:骷髏頭與玫瑰,各式宗教儀式性的符號與黑色幽默,皆反覆出現在Robert 的作品中。在進入創作的職業前,他是個住在紐約的造型設計師,在工作中頻繁接觸丹寧的商品影響了他選擇用刺繡與丹寧布共同創作的契機。 時裝史中講到丹寧就會跟衣服上各式的刺繡扯上邊,無論是騎重機的逍遙騎士,各種刺繡肩章顯示者曾經征服過的公路; 還是搖滾明星不羈的穿著,揮灑才華讓台下各家迷弟迷妹瘋狂追隨,刺繡與丹寧的確與酷劃上了等號。 Robert 稱自己的創作精神為 “NEVER SETTLE” ,他的創作靈感來自重機 軍裝 與美式的刺青文化,當然還有傳統美國工藝技術的復興,他希望在未來能更多的創作者合作,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他後續的精彩作品吧! -----------------------------------------------

文創旅店-在家工作室 /織品與陶藝創作聯展
今年冬季設計團隊攜手文創精品旅店Home Hotel大安,共同推出出走辦公室走回以“家”為中心的創作基地展覽,展覽中重現兩組創作者Anco 安可+ studio chiia 家中工作室的模樣,讓親臨 Home Hotel 旅行的您一窺屬於台灣的創作力量。 展覽緣起:
從創意市集到品牌經營,台灣越趨成熟的手作風潮造就了新世代創作品牌的誕生,展覽中的兩組設計團隊都是為了追求夢想,從穩定的上班族生活投入全職手工創作行列,先在市集嘗試販售自己的作品爾後再進一步有了經營品牌的規劃,兩組創作者分別使用陶藝工藝與手工針織工藝為創作媒介所創造出獨特手感的生活物件,展覽中將呈現創作者設於家中的工作室一隅,住家中滲透了創作,生活中融入了設計,也體現了台灣獨立創作者/設計師的豐沛原創力量。

【指尖的科學-把刺繡當學問做】-Karin Lundström
居住在瑞典北邊城市Umeå的藝術家 Karin Lundström,是個技巧深厚的刺繡創作者在十幾年的創作生涯中,曾經與瑞典當地12 位刺繡藝術家組成一個名為 Fimbria的組織,組員們一起精進關於刺繡的各種面向,並定時推出展覽。如今已經退休的Karin還是持續在instgram上分享她各式讓人嘆為觀止的創作,持續為她來自世界各地的追蹤者創造無盡的靈感。 細看Karin的刺繡創作,可以發現她總是先在水彩紙上畫下色彩美麗的色塊,再用繡線在上頭構成複雜的線條以及線網,其中她使用的技法,用繡線繞成類似魚網的組織真的非常的特別。 幾年前Karin開始了一個計畫,她要從身邊的事物上找尋看不見的針法,首先從觀察樹木與植物上的紋理開始,找尋更多針目的創作方式,爾後她記錄到了非常多的植物紋理照片都成了她創作的資料庫。 “Stitching on paper offers a resistance and at the same time allows me to make long stitches without wrinkling the surface.

【虎克船長的針線活-鉤線創作】-Rose Pearlman
今天要來介紹一個織品創作技巧,英文叫做 Rug Hooking。製作方式是在織紋較鬆的棉麻底布上先勾勒出外輪廓,在用像虎克船長的倒鉤狀工具將粗的毛線或毛氈勾回布料的表面,慢慢的形成一幅材質豐富的畫面。 Rose Pearlman 是使用 Rug Hooking 創作的藝術家,從小生長在藝術家父母環境的她,其實曾經非常不喜歡自家的成長環境,她不懂父母為什麼要在房內掛裸女的畫,為什麼廚房不是拿來用餐而是堆滿父母的畫架。 在這樣成長背景下,小 Rose 只覺得整個童年是一個混亂的記憶。直到她長大離家後,在追尋自己的藝術生涯時,才發現原來在這樣波希米亞般,自由環境中成長,無形中滋養了她作為藝術家的靈魂。 如今Rose Pearlman已是名職業織品藝術家與美術教育老師,從她創作的 rug hooking 作品中能看見源於繪畫的美感天份,紗線配色比例間的拿捏,形狀與線條的搭配,都像是一個在用紗線畫畫的人,讓我們一起欣賞她內斂並取之於自然的配色下所創作的精彩Rug Hooking作品吧。 Rose Pearlman IG: https://www.insta